2023年5月30日,由浦东新区区委主办的首届“浦东新区科技精英”表彰大会隆重举行。陈龙荣获“首届浦东新区科技精英”称号
从综合交通规划到错峰通行方案起步
陈龙从吉林考上同济大学,进入土木工程学院交通工程专业学习,算得上国内较早接触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的学子。同济四年,给他打下了扎实的工科底子,同时激发了他对技术的执着追求。
本科毕业,他被保送到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深造。浙大人文气息浓厚,不同专业的研究生住在一起,交流更多元。他加入校研究生会并组织各种活动,如“黑白剧社”、请吴敬琏先生参加“求是论剑”,助未来工程师们开拓视野。
那三年,他曾去杭州市建委实习,意味着还没毕业就有机会接触专业的实操。走出校门,他成为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一名工程师,参与了《杭州市综合交通规划》《浙江省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杭州市换乘枢纽规划》《杭州市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杭州市干道网规划》《杭州市出租车智能扬招点布点规划》,并在杭州市规划局挂职。
五年后,他到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创建交通研究所,主要面向道路交通治理与精细化设计,进一步深入应用管理。那阶段,他参与过挑战最大的项目是《杭州市城市道路“错峰”通行方案研究》。当时,杭州地铁尚未建成,所以根据杭州市道路交通特征数据分析,采取了早晚高峰“错峰”通行方案:高峰时间按尾号限行,一天放两个号;外地车紧急办事须提前申请,一年限额12次;超过限行时间5分钟内不罚款。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有效缓解了高峰期交通拥堵,而且最大限度降低了限行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同时也为地铁等重大项目建设争取了条件。
而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西湖景区实行机动车环保行动研究报告》。当时正在申请世界遗产的西湖,高峰时间周边大量堵车,尾气排放严重超标,湖光山色蒙尘,大煞风景。如何既让人自在徜徉西湖,同时又最大限度地保护西湖?设计师们一个一个地市去调研,设计的方案不单纯从交通着手,更多是从大气环保切入:采取国定假日单双号限行管理延长至全年国定假日;加大“五位一体”公交体系建设,并鼓励低碳绿色出行,优化交通组织、倡导停车熄火行动;高污染尾气排放车辆国定假日禁入等四个方面的举措。每一项举措背后都有定量分析的支撑,在定量分析中找到让环保效果乘数效应最强和对居民、游客影响最小的“分界点”,精准施策。
这一切的源头,正是最初的那个项目。职业自豪感,就此在年轻的陈龙心中升腾。
在浙江,他的主要业绩包括杭州市循环交通规划研究、杭州市城区道路“错峰”通行方案研究、杭州市主城区城市道路安全规划等等。又过了五年,2015年,他离开第三故乡杭州,回到第二故乡上海,加盟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在上海,一系列项目都落地了
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已是建筑、市政、园林、规划“四位一体”的综合设计院。陈龙到这里,在市政板块内孵化组建交通研究中心。交通研究中心的定位是智囊和引领——一方面是作为开发企业、投资机构的智囊,综合交通规划、战略规划和交通专项规划、交通顾问、交通系统设计、交通影响评价、品质慢行设计、智慧交通设计、交通工程研究等,是其具有相对优势的专业技术方向;另一方面是作为智慧交通、智能网联、大数据应和模型开发、新模式交通工具和服务模式研究等前沿领域的尝鲜者和探索者,为公司在市政、园林、建筑等领域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的研发和参与创造条件,并率先尝试。
不以工程量为导向,以研促产
陈龙带领的团队以“三高”(高学历、高标准、高追求)为特色,专注于精细设计,注重数据、体验引导,科研成果显著。已拥有2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8项。获得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上海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水平、浦东职工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等20项。交研中心生产、研究相结合,不以工程量为导向,而是以研促产,努力摆脱“红海”(因激烈竞争造成的各方都感疲累的市场),驶入“蓝海”(所有尚未诞生的市场、未知的市场空间)。
通过对慢行交通出行的系统梳理,陈龙发现,“跑腿经济”不是一般的出行,而具有生产属性,因此提出“生产慢行”的概念理解界定。他发表论文《跑腿经济慢行出行特征分析与发展对策》阐述,在后疫情时代,“跑腿经济”的服务场景、服务需求被进一步激发和丰富,移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服务平台的运作逻辑以及算法也潜移默化影响着跑腿小哥们的交通出行选择和出行特性,体现为即时多变性、高时效性、高频往复性、慢行倾向性;在交通出行特征上,体现为交通属性向生产性出行转变,交通出行动态特征出现高频、载物出行特征转变,交通出行静态特征出现高潮汐、高周转停放特征转变,交通出行秩序特征体现为博弈性、寻优性特征转变。
进而,他在《慢行交通出行》一书(被列入“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现代交通科普丛书”)中,系统解析慢行交通发展历史进程、工具属性、载体特征、环境影响乃至当下及未来的演变,深入浅出地阐明慢行交通出行的发展、分类、构成,详尽介绍工具、载体与环境三个慢行交通出行的要素体系、组成及其特征。特别对于以快递、送餐等跑腿类生产慢行类型的快速崛起,对于在智能物联技术下共享出行的横空出世,对于健身锻炼、疫情防范下慢行交通的作用担当等都有独到见解。这些思考、探索和实践,诠释了什么叫“以研促产”。
“我们的项目在文本里,也在现实里。”此话怎讲?陈龙记得,为杭州公交换乘体系做规划时,站在体系角度,看图纸感觉逻辑是对的;可当他从上海回杭州,出了高铁站不得不换两趟公交才到达南站,从市民体验的角度看设计是有问题的,虽然运营经济性不错。从文本到现实,需要不断改进,不去实地体验,不关注市民感受,项目就不可能尽善尽美。
所以,在浦东做项目时,他的团队就很注重拿着方案去与市民、管理单位、实施主体沟通,了解市民的出行需求、出行习惯,设计中那些实实在在的东西都来自于日常生活。设计师们深知,市政项目追求实用,而且必须省钱。他们设计的40多公里浦东慢行交通,经济实惠,颇获好评。
然而,以规划、研究为主的项目策划毕竟是前期工作,回答的是“怎么做”。很多方案实施起来却做不到位,包括后期的综合治理也需要专业操作。因为现在的项目都不是传统的,由设计师来做更有优势。陈龙说,想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以总承包作为方向,让服务覆盖全过程。持续七年不断尝试,交通研究中心在停车领域、公交领域、智慧交通领域、综合体开发交通顾问领域已初步实现全过程咨询设计,形成了自身特色。仅举公共交通领域为例:顶层设计覆盖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金色中环以及浦东公交集团十四五规划和临港新片区十四五公交场站统筹;实施方案端已完成4 个重点区域、8个一镇一策、1个一域一策、5条公交客运走廊落地实施,浦东中心城区全覆盖;设计端公交运营方案设计、公交枢纽站安防设计、公交港湾站设计并整合输出到福州高新区完成了整套公交走廊的智能化设计改造。2021年公交大数据的十个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融合该技术的浦东公交大脑相关算法的优化开发也在持续推动中。
个人荣誉
2023 年首届浦东新区科技精英
2021 年上海市优秀青年工程勘察设计师
2018-2021 年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先进工作者
2020 年度浦东职工科技创新英才优秀奖
2020 年度浦发集团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
2020 年度抗击疫情、复工复产优秀志愿者称号
2019 年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0 周年新锐领袖奖
2017 年度浦东新区公路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6 年度上海浦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先进工作者”
2015 年度浦东新区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区优秀建设者
主要获奖项目
2021 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技技术奖一等奖
2021 年度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1 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一等水平
2022 年度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21 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二等水平
2020 年度浦东职工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
2021 年度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优秀市政公用工程三等奖
2019 年度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三等奖
人物风采
- 《神州 建设·设计》企业人物 | 李红星:基于科学分析、技术创新的想象力 2024.08.24
- 《神州 建设·设计》企业人物 | 涂秋风:守望风景 园林路上的耕耘者 2024.08.23
- 《神州 建设·设计》企业人物 | 冯琦:做建筑领域的全能选手 2024.08.22
- 《神州 建设·设计》企业人物 | 许杰:数字变革,让城市更安全、更美好 2024.08.21
- 《神州 建设·设计》封面人物 | 黄华:在校园设计中实现建筑理想 2024.08.20
- 《神州 建设·设计》企业人物 | 方英杰:在开发峰谷曲线中进退自如 2024.08.09
- 《神州 建设·设计》企业人物 | 朱永慧:严谨负责,建筑设计爱好者的二十年践行 2024.08.09
- 《神州 建设·设计》企业人物 | 赵荣欣:城市更新与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运维的领航者 2024.08.09
- 《神州 建设·设计》企业人物 | 项培林:岩土工程领域的领路人 2024.08.09
- 《神州 建设·设计》封面人物 | 席旭军:就这样默默保障城市运行 2024.08.09
- 《神州 建设·设计》企业人物 | 金克勤:笃行致远,创新引领企业前行 2024.01.19
- 《神州 建设·设计》企业人物 | 黄铭丰:工程建设的多面手 2024.01.18
- 《神州 建设·设计》企业人物 | 周祝勇:人防工程设计与数字化技术的探索者 2024.01.18
- 《神州 建设·设计》企业人物 | 胡旭燕:坚信“设计是有温度的” 2024.01.17
- 《神州 建设·设计》封面人物 | 宋照青:开美术馆的建筑设计师 2024.01.16